客服
购物车
我的参拍
回顶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越王勾践迁都琅琊辩析/青岛文史专栏/魏书训(二十八)
越王勾践迁都琅琊辩析/青岛文史专栏/魏书训(二十八)
发表时间:2023-05-06 10:36

越王勾践迁都琅琊辩析

原创:琴岛邦博拍卖

文/魏书训

图片

     公元前472年,经过卧薪尝胆大败吴国之后的越王勾践,为进一步称霸中原统治北方,竟然不顾远隔千里之遥,举全国之力将国都由会稽(今浙江绍兴)迁都琅琊。从公元前472年春天开始,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从会稽经海上向琅琊进发,越国大规模的迁都拉开了令人惊叹的大幕。

图片

    春秋中后期,当时的齐国、吴国、越国和燕国等先后发展成为海上强国,琅琊古港优越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经济军事地位,自然引起了强盛起来越国的觊觎。越国的这次行动显然是一场展示国力称霸中原开拓版图之举。关于这次迁都行动《越绝书·记地传》云:“勾践伐吴,霸关东,从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吴越春秋·伐吴外传》记载说勾践二十五年,就是越灭吴第二年(前472)“徙都琅琊”。《竹书纪年》也记述了越国迁都琅琊之事“於越徙都琅琊,在晋出公七年”。晋出公七年即勾践二十九年(前468),“是岁越使舌庸来正邾鲁之界,公与盟平阳,盖即越北徙琊时也”,这里所说的“越北徙琊”已有4年之久。《汉书·地理志》“琅琊县”下班固也自注说:“越王勾践曾治此,起馆台,有四时祠。”

图片

     这些史书典籍不但明确记载越国迁都琅琊之事,而且还记述了迁都规模:“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真可称得上是一支威武雄壮的海上船队。越王勾践迁都琅琊之行没有遇到战事抵抗比较顺利,迁都后带来的大量军队和移民据传就安排在古琅琊夏河城一带。

图片

      越国徙都琅琊之后,肯定大兴土木开展建设工程。据考证大本营位于胶南市城南稍偏西方向,相距60里许,其残墙断垣至今隐约可见,系泥土夯筑,高1-3米不等,平面范围略呈方形,城周约8里,这里应该就是勾践兴建的故都夏河城了。另据《诸城县志·古迹》记载,在胶南距离夏河不远的琅琊镇甸王家村,在西北二华里的于家老岭高坡上,有7座土丘,相传是越王冢。《越绝书》曾记载,勾践在距城十五里为自己建造独山大冢,后来因为迁都琅琊而停建,这7座相传是越王冢的土丘,是否是越王勾践之墓?因无考古调查,故不可妄论。但清代以前胶南的西南一带属于诸城管辖,于家老岭就在今琅琊镇甸王家村的西北处,因此《诸城县志·古迹》才有上述记载。

 

     越王勾践在琅琊台不但“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班固还记录说建立了“四时祠”,如确凿这可是一件大事件,须知“四时祠”是先秦时期帝王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换祭祀天地的庙堂,也可以看作是最古老天文台最初的雏形,具有重要的天象观测意义,从中也可窥见工程之浩瀚宏大,也为以后秦始皇三次琅琊台上起高台建行宫大乐之打下了基础。

      有趣的是据传越王勾践还曾一度想把其父允常的大墓迁至琅琊。《越绝书》《吴越春秋》除记载勾践迁都琅琊外,还记载勾践于绍兴越都郊外,欲将其父允常墓以迁琅琊之事。无奈迁墓之时忽然狂风飞沙气候无常,勾践认为是上苍警示不得迁移乃罢。勾践去世之后,勾践的后代们还在琅琊苦心经营了200余年之后,最终再次将国都从琅琊迁回到了南方老家会籍。越国迁都琅琊期间,开辟了海上航线,进一步发展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南北方民风民俗的融合与交融,胶东半岛至今仍然可以寻觅到越地风俗的遗迹。

图片

     然而对历史上这样一次重大的迁都活动是否属实,史学界也有疑义,虽为少数之说,也有一定道理,在此记之供参考。一是权威之史书《史记》《资治通鉴》中竟对越国迁都琅琊没有记载。须知越国迁都琅琊200多年之久,其间春秋列国争霸烽火狼烟迭起,而《史记》《资治通鉴》没有记载此事令人废解。是司马迁有意疏忽还是根本就设有“迁都”之说值得商確。二是越迁徙琅琊之际,琅琊台应归齐国所辖,但齐国列传史籍中,也曾未出现过齐国与越国冲突记载也令人生疑。三是有专家指出《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勾践迁都琅琊之说破绽很多,对越迁都琅琊的传统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勾践忙于国事,国家也无实力迁都,更无暇顾及迁都琅琊。琅琊台应为秦始皇所筑,是一座行宫,然由于秦始皇暴政加之焚书坑儒,秦朝的一切遭到了否定,于是越王勾践被刻化为迁都修筑琅琊台的一代君王。勾践迁都琅琊之说显然比较勉强。另外越国在琅琊一带200余年,但建筑痕迹及考古调查鲜有发现,“勾践墓”真伪难断。相信随着时代发展,特别是近期对琅琊台的考古调查,是否会有新的考古新发现或是新的史料浮出水面,为越国“迁都”之说带来新的历史结论,我们热切地期待着。

魏书训:1950年生,中共党员,青岛市文物局原局长,文史专家。曾在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物局、青岛市东海路工程指挥部等任职,现为青岛市关工委宣讲团副团长、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副会长、山东省考古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等。从197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多篇文物保护考古论文及多部文史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