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购物车
我的参拍
回顶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康有为的青岛梦/青岛文史专栏/魏书训(二十二)
康有为的青岛梦/青岛文史专栏/魏书训(二十二)
发表时间:2023-04-07 09:18

康有为的青岛梦

原创:琴岛邦博拍卖 

文/魏书训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字广厦,号更甡、西樵山人、天游化人等。康有为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看到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亡国危机之际,率先向西方寻求真理、图强变法的先驱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维新运动领袖、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广东佛山市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或南海先生。

图片

一、康有为一生著作颇丰,其中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著作,为史学界所称道。康有为1888年9月开始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维新。1897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及康有为弟弟康广仁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杀害。为躲避清廷追杀,康有为被迫流亡海外。他借此之机,积极学习考察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直至辛亥革命胜利后才结束了流亡生涯回国。他的大弟子、美术大师吴昌硕为他篆刻的“维新百日,流亡十六年,游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的印章,高度概括了康有为流亡海外的历程。 

    1917年初春,康有为结束了流浪海外的日子,应清廷恭亲王溥伟之约初次登临青岛,便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其实康公对青岛并不陌生,因青岛发生的德战胶澳等诸多重大事件,无不进入康有为戊戌变法运动关注的视野。当时的青岛,秀美的风光及初现端倪的城市风貌,令康公流连忘返大为惊叹。 

图片

     此次来青,正值岛城五月碧海蓝天、樱花盛开时节。康公在胶澳督办公署警察厅长的安排下,由陈干等门人陪同,海上回望青岛,?游崂山。其时康有为从海外归来,结束了动荡的流亡生涯,心情自然轻松舒畅。崂山山海奇观、风云涌动;大海细浪白帆、城市万国建筑景观使得康有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当即口占“天上碧芙蓉,谁掷东海滨”之长诗,归来后立即在宣纸上笔走龙蛇畅抒胸怀,该诗后镌刻于太清宫北侧的巨石之上。 

   康有为在游览崂山景色、遍览青岛风光同时,也忙着推杯换盏,书丹题字,写下了“海上忽见神仙山,金碧观澜绚其间,楼阁倚山临海滨,碧波浩荡通天边,”、“青岛昔荒田,丁酉德攘先,吾时伏阙力争焉,大陈利害言万千……”等诗赋佳句。在《与方子节书》中“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的感叹,历经半个世纪岁月,这一对青岛“红瓦绿树碧海篮天”的评价,成为迄今为止介绍青岛最为经典和权威的城市名片。

图片

二、1923年6月,康有为携家人重游青岛,感觉像是“重入仙山画里来”。这次康有为是有备而来的,他计划在这人间仙境之处找一栖身之地。当年的胶澳督办安排康有为住在福山路六号(今福山支路五号)?墅。他对此建筑大喜过望,在给亲属信中说,“屋虽卑小,而园甚大,望海碧波,仅距百步”。小楼背靠小鱼山,南临汇泉湾,凭栏远眺,不远处即是风景优美的海水浴场。饭后茶余可在海滨漫步,可以观海听潮,康有为对这栋别墅真是一见钟情,决意购买此房。无奈房东不允,于是便釆取先租后买的方式与房主谈判, 1924年康有为一千银元终于买下了这栋三层的楼房。在康有为的书信和诗赋中,都记录了这次买房的经过。他在写给女婿麦仲华及诸外孙的信中,所流露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得青岛德旧提督楼赋示曼宣婿及诸孙》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心情。诗云:

     截海为塘山作堤,

        茂林峻岭树如荠。 

     节楼旧日庄严地,

        今落吾家可隐栖。

     康有为的这处别墅,位于福山支路5号。这栋建筑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28平方米,周边为庭院式结构。该建筑始建于1899年至1900年,最初曾为德国青岛总督副官费赖海尔·利利恩可龙的官邸,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砖混结构三层楼房。康有为买下此房后,又进行了建筑装修及环境绿化,题名“天游园”作为寓所,并自号“天游化人”居住其间,在这座神秘的小楼中,康公走完了坎坷的一生。 

图片

     定居青岛后的康有为,曾设想创办一处高等学堂。他在通信中坦言:“青岛此屋之佳,吾生所未有。假以有大学办,吾欲在青岛办之。”康公是一位知识渊博、学贯中西的思想家、教育家,他1897年在广州创办的“万木草堂”,曾经吸引了国内外诸多名家踊跃入学。当时已经名噪一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只听了康有为一次演讲,便决意投奔康有为共谋大业,康有为辩才学识由此可见一斑。

图片

 

   在青岛创办一所高等教育学堂,一直是康有为的夙愿大梦。他在给朋友通信中讲:“吾似开一所大学于此,就近收兵营为之,亦相距数百步耳。扶帐看云之暇,与天下英才讲学。”见《与方子节书》他所指兵营,即俾斯麦兵营,当年尚在日本人手中,后成为现今海洋学院一一此是后话。为此康公东奔西走考察张罗,并动员说服社会名流贤达参与其中。为筹措资金,他还曾在门前摆起了古董地摊,筹办古董拍买等,一时间也热闹了一阵子。然此时康公地位毕竟不同往昔,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加之康公并不常驻青岛,因此办学计划总是文齐武不齐,无奈办学之梦不了了之最终没能实现。

图片

 三、办学之梦没有实现,但朋友却一个都不能少。康有为初来青岛,碰巧居住青岛的晚清恭亲王溥伟举家北迁大连,二人私交甚密,溥伟便将在青岛寓所的不少珍贵家具如数赠送康有为,康公又将他周游列国时购买的海外古董陈家摆设。于是晚年的康有为,率领他的亲朋好友门人同党,候鸟般穿梭于杭州、上海、青岛几处别墅之间。在那些青岛的日子里,他忙着会见社会贤达文化名人,进行学术创作研讨活动,留下了大量的名篇遗墨。

图片

     康有为又是一位十分矛盾的人物。晚年的康有为坚持君主立宪观点,梦想恢复大清光绪皇帝统治,在国外成立了保皇会,支持并参与了张勋复辟惨遭失败,从一名变法图强的战士,走向了保皇保守之路。在个人生活上,一方面他率先发起成立“禁缠足会”,维护和尊重妇女权益,一方面娶妻纳妾追求个人自由令人哭笑不得。在康有为故居的卧室中,至今还挂着康公第三任妻子何旃理的玉照墨宝。何女士为旅美华侨,康有为1907年在美国演讲时与之相识结婚,7年后何夫人不幸病逝。 

    1919年其时已经花甲之年的康公,在杭州西湖乘坐游船荡舟赏景时,与十七岁的张女士邂逅情投意合决定结婚。不干料带回上海后惹起了其他几位夫人及家人的强烈反对,谈判不成,于是干脆“私奔”,离开寓所另辟新居,这就是康有为的第六任妻子张光女士。在青岛居住期间,張光同康公的亲属,陪同康有为走过了最后的日子。

图片

     居青岛的老人回忆,康有为在青岛居住期间,该寓所热闹非凡,经常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晚年的康有为是一位喜欢热闹又好客仗义的老人,凡是投奔康有为的亲眷故友、门生党人、各路人马,一律热心招待。徐悲鸿、刘海粟、梁启超等都曾经在他家做过门客。康公在此居住期间,每天往往有几十号人进出。康有为又是个喜爱养花弄草之人,院内种植了四季常绿的花草树木,还养着孔雀、锦鸡等珍禽甚至还有猴子猩猩等动物。 

图片

 维持这样一个大家庭运转实在不易,花销自然很大。好在康有为尚有变卖广州家产的银两,另康有为在当时就是大有名气的书法家,不但书法自成一体十分了得,其书法理论也是才高八斗令人叹为观止,其“尊碑卑唐”之说影响深远,因此上门求字的自然不少,于是康公干脆登报公开书法“润格”费:“楹联四尺者二十元,加一尺加一元;小中堂三尺内十二元,小条幅三尺十二元” ,价格虽然昂贵,求字粉丝竟也不少,收入倒也十分可观。另外康有为还经常鉴定经营文物古董,也是不小的收入。1927年2月,康有为在上海的“游存庐”寓所庆祝完了自己70岁大寿后率亲朋好友来青岛,居住在青岛“天游园”中享受天伦之乐。

图片

     当时的康有为儿孙绕膝其乐融融,康公最为得意的弟子徐悲鸿曾经作画《天伦之乐图》,栩栩如生的描绘了晚年的康有为与家人游春盛景。然天不遂愿,1927年3月30日晚,康有为应同乡之约,在青岛一酒楼用餐,餐后感到腹痛难忍,31日清晨5时30分,康有为在青岛的寓所内不治而亡,享年70岁。康公神秘之死也给后人留下了不解秘团。康有为生前认为自己是粒“糠”,只有躲进大象的耳朵,才能永保自身安宁,佑护后人平安。康有为过世后就安葬在了他自己生前选定的青岛李村象耳山墓地,一代英杰就这样长眠于海纳百川的青岛之地。

图片

 四、时光茬冉岁月桑沧,李村象耳山康墓在文革中残遭破坏,康有为被扣上中国最大保皇派受到大批判,在青岛举行的造反有理展览会上,从康墓中取来的康公头骨被曝光游街,头骨幸由青岛搏物馆有心之士珍藏才免遭涂炭。 

图片

  1984年省市政府决定并征得康有为家属同意,康墓迁葬于浮山南麓现址,1985年举行了盛大康墓揭墓仪式,康有为入室弟子刘海栗亲为康公撰书碑记题写碑文,康墓北面的六株松柏,象征着戊戌六君子宁折不弯、热血捐躯的风骨。 

     在经历了百余年历史沧桑之后,1999年康有为故居由青岛市政府根据青岛巿人大议案,拨出专款,动迁了二十户住户,按照文物法修旧如旧、不改变建筑原貌的精神,对该建筑进行了落架大修,使该栋建筑重新恢复了当年的风釆。 

图片

     2000年9月28日,修葺一新的康有为居故居纪念馆隆重剪彩对外开放。是日,来自海内外康有为的后矞们,面对着康公曾经的寓所唏嘘不己。在纪念馆开馆仪式上,来自台湾香港等地的康保延,康保娥等后裔,突然在康公的塑像前齐齐跪地,眼中无不流下感慨的热泪。老泪纵横的康保延,哽咽着宣读了康公祭文。 

     康有为居故居纪念馆开放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好评,各新闻媒体都作了报道。中外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来此参观,也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赠言。笔者曾陪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先生视察康有为故居,王主任对故居有感而发,欣然命笔:

图强变法说维新,

警世洪钟响入云。 

事败千秋遗苦恨,

功成百载有华勋。 

莫因后浪推前浪,

便以今人薄古人。 

四海小康欢庆日,

先生操否大同琴? 


  笔者不胜感慨,附韵敬和一首,聊作本文结束语: 

百日图强喊维新,

六君喋血染红尘。 

戊戌变法千秋恨,

盛世大业万古勋。 

前仆后继超前浪,

撼天恸地看今人。 

复兴大梦欢庆日,

民族同曲中华琴。 

魏书训:1950年生,中共党员,青岛市文物局原局长,文史专家。曾在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物局、青岛市东海路工程指挥部等任职,现为青岛市关工委宣讲团副团长、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副会长、山东省考古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等。从197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多篇文物保护考古论文及多部文史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