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购物车
我的参拍
回顶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平度魏碑 彪炳千古/青岛文史专栏/魏书训(三十二)
平度魏碑 彪炳千古/青岛文史专栏/魏书训(三十二)
发表时间:2023-05-25 13:47

天柱魏碑 彪炳千古

原创:琴岛邦博拍卖

文/魏书训
    青岛平度境内的大泽山脉,不但是闻名海内外的盛产葡萄之乡,还是一座包含有历代著名刻石、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书法艺术圣地。而大泽山脉中奇峰突出的天柱山,则因为北魏著名的魏碑书法家郑道昭《郑文公上碑》《东堪石室铭》等魏碑石刻,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书法艺术与自然环境交相辉映、南北朝时期中国魏碑艺术国宝之一而彪炳史册。

图片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郑道昭魏碑书法最具代表性,对后来的隋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养分。

图片

    郑道昭,北魏年间光州刺史,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史书《魏书》称其“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吏民所爱”,且“好为诗赋”,特别是其魏碑体书法被誉为“北方书圣”,后世评价与王羲之齐名,素有“南王北郑”之誉。北魏永平三年(510),出任光州刺史、平东将军,延昌二年(513年)改任青州刺史。在任期间发现天柱山尽管山体陡峭,但山峰之间自然形成的石碑及各处平整的山崖石质绝好,是人工书法石刻的最佳选则。如此美好的自然环境给书法家带来了极大的创作灵感,于是郑公公务之暇遍访群山求仙访道,在所辖范围内的天柱山、云峰山等主持刊造刻石,期间创作的系列魏碑墨宝刻石,上承篆隶遗墨,下开隋唐书风,记载了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由隶书向楷书渐变的书法流变,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北魏年间碑刻艺术的典范杰作,成为书法史上的艺术高峰。

图片

    郑道昭天柱山魏碑,高约3.2米,宽约1.5米,全名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熒陽郑文公郑道昭魏碑》(上碑),这是郑道昭为其父郑羲及荣阳郑氏家族歌功颂德的功德碑,重点记述了其父郑羲的生平事迹,全碑字体共计881字,是中国书法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魏碑书法艺术杰作。

图片

    从天柱山进入掖县境内的云峰山,郑文公又在此处选造了另一通魏碑书法石刻,内容与上碑基本相同,但在落款中加刻一“草”字以示区别,史称郑文公下碑。上碑下碑均由郑道昭亲自手书,这两通天然魏碑石刻及其它40余处的刻石遥相呼应浑然一体。通观魏上下碑全篇章法布局,平实自然,通篇古拙典雅又不失北方粗犷彪悍风格,既有江南潇洒蕴籍的格调,又具北方粗犷朴拙的趣味,全篇起承转合遒劲扎实,严谨而有法度的楷法气势,淋漓尽致地彰显了南北朝时期隶书转体魏碑精湛的笔墨功夫,这些珍贵的魏碑书法刻石极为罕见,与张猛龙碑等,在中国书法流变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历来为书家所推崇。郑道昭三子郑述祖,秉乘家风父业,成为名扬一方的书法大家,在天柱山上也留有墨宝。郑氏父子的摩崖刻石,不但体现了魏碑书法的艺术风格,其铭文诗赋亦为千古美文为人称颂。

图片

  天柱山其它魏碑刻石计有《东堪石室铭》《天柱山铭》《天柱山颂》《重游云峰山题记》等,洋洋洒洒的天柱山书法刻石,构成了中国南北朝时期魏碑书法艺术数量最多、最为完整而丰富的书法艺术博物馆。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包世臣在所著《艺舟双楫》中评论说:“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对《郑文公碑》的书法艺术给予极高评价。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在包世经《艺舟双楫》基础上,进一步构筑了“尊碑、备魏、取隋、卑唐”的书学理论体系,肯定了郑文公魏碑书法的艺术成就,近代著名书画家刘海粟也给于极高的评价。
   

图片

  天柱山魏碑不但书法艺术堪为千古奇观,其石刻加工的难度,也是令人难以想像、非常人所能企及的。如郑道昭另一重要题刻《东堪石室铭》刻于天柱山主峰东端一个天然石室,临万丈悬崖,仅有一条险要之路,而且路面倾斜难以立足,地势极为险要,不要说在其上镌刻,就是到达现场观赏石刻,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因此刊刻数百年间竟无人发现。民众形容说:“要想观看石室铭,别说阎王不留情。”意即攀山观碑极为险要,由此可见,在此地镌刻的难度了。

图片

 天柱山魏碑石刻做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受到了党和政府部门的严格保护。但主要碑刻上碑,毕竟近700余载沧桑侵蚀,字已逐渐迹模糊不清,为此文物部门每年都拨款保护维修,修建了碑亭及观赏台阶甬道,如今不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也成为一处艺术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文化旅游景点供人们参观品读与欣赏,使这一举世嘱目的稀世珍宝能够彪炳史册流传千古。
魏书训:1950年生,中共党员,青岛市文物局原局长,文史专家。曾在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物局、青岛市东海路工程指挥部等任职,现为青岛市关工委宣讲团副团长、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副会长、山东省考古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等。从197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多篇文物保护考古论文及多部文史专著。